在NBA选秀历史上,2017届选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殊现象。前10顺位球员的发展普遍未达预期,而乐透末段和首轮末段却涌现出多位超出预期的优秀球员。HoopsHype网站NBA专家团队最近对这届选秀进行了重新评估,结果显示不少低顺位球员实现了华丽转身。
领军人物当属杰森-塔图姆,这位实际探花秀在重排中荣登状元宝座。凭借连续四年入选最佳阵容一阵的耀眼表现,塔图姆已成为联盟顶级得分手之一。他的职业生涯场均23.6分7.3篮板3.8助攻的数据,加上45.9%的投篮命中率和37%的三分命中率,完美诠释了全能前锋的价值。有趣的是,当年的状元马克尔-富尔茨因伤病和投篮问题仅排在重排第22位,成为本届最令人失望的球员。
本届选秀最突出的特征是低顺位球员的集体爆发。第13顺位的多诺万-米切尔(现榜眼)和第14顺位的巴姆-阿德巴约(现探花)都实现了华丽转身。米切尔以场均24.7分的表现成为联盟顶级分卫,而阿德巴约则用53.7%的投篮命中率证明了自己作为现代内线的价值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热火当年在已有怀特塞德的情况下仍选择阿德巴约的决策,如今看来堪称神来之笔。
逆袭故事在本届选秀中屡见不鲜。从第29顺位攀升至第6顺位的德里克-怀特,已成长为总冠军成员和两届最佳防守阵容成员;落选秀克里斯-布歇上升至第18顺位,开创了"三分+封盖"的特色角色;第51顺位的蒙特-莫里斯更是逆袭成为首发控卫。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NBA球员发展的不可预测性。
数据显示,本届选秀后20顺位球员的平均提升幅度达到惊人的17.5个顺位。其中贾勒特-阿伦(第22升至第5)、约什-哈特(第30升至第8)和凯尔-库兹马(第27升至第11)的跃升最为显著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前10顺位中有4位球员(约什-杰克逊、弗兰克-尼利基纳等)在重排中完全跌出首轮。
值得思考的是,本届选秀涌现出大量优质角色球员而非超级巨星。除塔图姆外,其他球员大多定位在争冠拼图级别。这种现象可能与2017年选秀前的球探评估体系有关——当时对3D球员的价值认知尚未完全成熟,导致许多功能型球员顺位被低估。
从薪资角度看,本届新秀的合同总额达到惊人的23.7亿美元,其中塔图姆以1.559亿美元领跑。考虑到联盟工资帽的持续上涨,这个数字在未来选秀中可能会被刷新。但从整体质量来看,2017届选秀可能不会被视为改变联盟格局的一届,而更像是为各队输送实用型人才的人才池。
上一篇:斯威德休赛期特训成效显著 对战勇士狂轰6记三分展现状态提升
下一篇:返回列表